English

我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

2009-12-01 16:04:00 来源:书摘 李开复 范海涛 我有话说

在读博士的那段日子,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的机会降临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苏东庄教授为中国申请到一笔联合国基金,那笔基金可专门用于为在计算机领域落后的国家提供帮助。老教授在学术期

刊上看到我的名字,知道我是在美国长大的台湾小留学生,在计算机语音识别方面做出过成就,因此他辗转找到瑞迪教授,希望让我去一次中国,给研究信息技术的人们讲课。就这样,我开始准备我的中国大陆之行。

一个28岁的青年,将要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籍、自己真正的故乡,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虽然父亲总是对祖国怀有深深的感情,但是我毕竟从未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行走过,当时我对中国内地的了解,和很多美国青年一样非常模糊。

念博士时,我接触过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他叫沈为民,比我大7岁左右,是下乡之后才考上大学的,后来他经过艰苦的奋斗,才来到卡内基・梅隆。他有几件事情真的让我惊叹不已,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大家都在计算机上写程序的时候,只有沈为民并不急于上机,他把一行行的程序写在纸上,反复地看。我们非常惊讶,问他,“天啊,你怎么不在计算机上写?”他说,“在中国,我们都是这样的,我们没有那么多计算机啊!所以我们都是写在纸上,然后老师给我们修改程序。”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把程序写在纸上的做法,我闻所未闻,更不敢想象。沈的勤奋和努力也让我们感到惊讶,他克服了很多语言环境的因素,最后拿到博士学位。除了感叹于沈的勤奋外,我也朦胧地感觉到,中国的计算机科学还比较落后。

1989年的上半年,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大连机场(飞机因天气原因先降落在大连,然后我坐火车赶往北京)。我眼前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的着装很朴素,四周的建筑也很灰暗。第一次,中国大陆的面貌呈现在眼前,无论是建筑、马路,还是街上的自行车,都是灰色的、陈旧的、落后的。它带给我这个年轻人太多的感慨。

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课程,也吸引了很多中国的知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教授和学生以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同时邀请我在各个机构讲课和演讲。因此,我一共在中国开了四个星期的课程。每一次讲课时,各个学校的学生都会赶过来,他们对世界先进的技术非常好奇,听课的时候专注之极,尽量把每一个字都记在笔记本上。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知道他们没有渠道了解更先进的技术发展,也没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因此,对于我的到来,他们倍感珍惜。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很勤奋,白天听完我的课,晚上就去编写程序。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食堂也让我感到震惊,食堂样子很破,进去以后发现一个菜只要几毛钱。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个硕大的饭缸,打了菜和饭以后,在饭缸里一混,然后边吃边走回宿舍。

我的伙食也在信息工程学院的食堂解决,但是有专门的厨师给我做“小炒”,待遇自然不太一样。我很惊讶地和厨师聊天:“他们为什么要边走边吃啊?”厨师则不以为然,“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啊!难道你们美国不是这样吗?”

那段时间,周一到周五我给学生们讲课,周六周日,学生们就带我去游览名胜古迹。颐和园和故宫让我感受到了博大的中华文化,长城让我见证了古代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让我对古老的中华文明肃然起敬。晚上,他们带我到街道上吃地道的中国菜。

有一次,学生们告诉我一定要品尝一下北京的“东来顺”火锅,因为那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有一天晚上八点多,我慕名来到了王府井的那家“东来顺”火锅店。没想到,一名服务员懒洋洋地告诉我:“我们快下班了,不卖火锅了,您要吃就只能给您做一盘炒鸡丁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哪有八点多就要下班的?我坚持说,“我还是要吃火锅,因为来火锅店就想吃火锅啊!”这样一来,服务员的态度强硬起来,“你要是现在不点菜,一会我们连炒鸡丁也不给你做了。”我哪里见过这个架势,赶忙乖乖地说:“啊,这样啊,那我还是吃炒鸡丁好了。”没想到刚刚吃了两口炒鸡丁,服务员就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说,“同志,结一下账,我要下班了。”“什么?我还没吃完呐,你怎么就要结账?”我的眼镜差一点掉下来。可是,服务员还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是啊,我要下班了,结完账我就要回家了。”这种经历对于当时的我,真是一种奇观。我赶紧掏出钱包付了账。而当我吃完这盘炒鸡丁后,另一种不能想象的景象出现在我面前:服务员真的下班了,而所有桌子上的残羹冷炙就那么堆在那里,无人顾及。这种特色服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多年以后,我才能真正理解,那正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画面。也正是这种久远的记忆,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

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4个星期里,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自己的祖国。我想起父亲早年的经历,想起了母亲千辛万苦的逃亡生涯,想起了我十多年来已经习惯的美国社会,想起了在读博士的时候看到的中国同学。一方面,我心里感谢母亲当年坚持把我送到美国当留学生,让我接触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教育;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国的同学们那么渴求与世界接轨的知识,但是渠道又那么匮乏,他们和我一样是炎黄子孙,和我年龄相仿,和我一样聪明,比我更勤奋,但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无法发挥潜力。我感觉到肩头的责任,我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将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多年以后,我回到祖国,开始关注大学生,除了父亲的影响,还和我早年的这段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摘自《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版,定价:2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